在我國盡管2008年就開始施行“限塑令”,但隨著互聯網經濟的興起,舊版的“限塑令”不斷遭遇新的難題,效果也大打折扣。所以新版“限塑令”的出臺受到了更廣泛的期待。“目前相關部門正在修訂2008版限塑令,不久后會公布。”一位接近政策制定的人士表示。據他介紹,塑料袋、餐盒、農用地膜等一次性塑料制品將被全部替代。生物可降解材料市場或將持續走強。
因過度使用塑(su)料(liao)而(er)帶來(lai)的污染問題,日(ri)益受到全球的關(guan)注。歐(ou)洲議會(hui)日(ri)前以壓倒(dao)性的優勢,通過了內容為(wei)“自2021年起全面禁止歐盟國家使用飲管、餐具和棉花棒等一次性塑料制品”的法案,以應對海洋、田野和水道中的污染。
現狀:我國的塑料消耗有多大,回收有多難?
隨著(zhu)一個個互聯網新業(ye)態(tai)而來的,是大量的塑料(liao)消耗。
快遞業的繁榮是其中之一。2018年全國快遞業共消耗編織袋約53億條、塑料袋約245億個、封套約57億個、包裝箱約143億個、膠帶約430億米,國內使用的包裝膠帶一年可以纏繞地球1077圈。
網絡訂餐是另一大消耗源。2018年中國外賣用戶規模達3.58億人,2019年將超4億人,若4億人每人訂一次餐,一次需4個餐盒,一年就產生了16億的餐盒數量。而由于(yu)清洗難度大等原(yuan)因,這些餐盒幾(ji)乎都(dou)與生活垃圾堆放在一起(qi),很難回收。
中國塑協(xie)降(jiang)解(jie)塑料專業(ye)委員會(hui)秘書(shu)長翁云宣(xuan)稱,網(wang)絡服(fu)務業(ye)迅速(su)發展,餐(can)飲包(bao)(bao)裝(zhuang)及速(su)遞用一次性(xing)包(bao)(bao)裝(zhuang)制品的(de)需求量(liang)也越(yue)來越(yue)大(da),如餐(can)盒、吸管(guan)、包(bao)(bao)裝(zhuang)袋(dai)、緩(huan)沖物等。但當前(qian)垃圾處理(li)不完善(shan),部分廢(fei)棄(qi)物外釋到(dao)自然環境,形(xing)成了大(da)量(liang)污染。
數據顯示,中國塑料加工(gong)企業有10萬多家,從業人數約400萬人。中國(guo)每(mei)年的塑料消費(fei)超過1億噸,約占全球消費的四分之一,位居世界首位,人均消費也達到了驚人的82公斤。
2018年塑料制品業(ye)規模以(yi)上(shang)企業(ye)有15571家(jia),累計完成(cheng)產量6042.15萬噸(dun),同比(bi)增(zeng)(zeng)長1.1%;累計完成(cheng)主(zhu)營收入(ru)1.8萬億元(yuan),同比(bi)增(zeng)(zeng)長5.04%。
塑料制品大(da)規模使用,回(hui)收上的良性循環卻沒有跟上。“較高的(de)包裝廢棄物回收利用(yong)率是包裝產(chan)品持續發展下去的(de)前提。”中(zhong)國塑料(liao)加工工業協會副理事長馬占(zhan)峰(feng)表示,雖然塑料(liao)制品在材料(liao)減量(liang)化(hua)(hua)、功能多樣化(hua)(hua)等方面豐富了包裝應用(yong)領域,但其無法回收處理的(de)惡性循環,卻讓人始料(liao)未及。
“約80%的塑料包裝在一年內被(bei)廢棄。”有(you)業內人(ren)士稱。
據相關數(shu)據,中(zhong)國(guo)每年廢棄(qi)塑料約4000萬(wan)~4500萬(wan)噸,回收利用(yong)廢塑(su)料(liao)約2000萬(wan)~2500萬(wan)噸。雖(sui)然(ran)有2000萬(wan)噸左右進入垃(la)圾(ji)處理系統(tong),但仍有5%~10%被有意或無(wu)意地釋放到自然(ran)環境中,這些廢棄物中多數為(wei)塑(su)料(liao)包裝制(zhi)品(pin),尤其是一次性用(yong)品(pin)。
“發(fa)達國(guo)家如(ru)美國(guo)、歐(ou)盟、日本的塑料回收(shou)利(li)用率高達50%以(yi)上(shang),但(dan)發(fa)展中(zhong)國(guo)家的塑料回收(shou)利(li)用率卻僅有(you)20%左右。”翁云宣說。
趨勢丨“限塑令”利好了誰?
我國舊版“限(xian)塑令”2008年6月1日(ri)起正式執行,然而隨著時間(jian)的推(tui)移,該“限(xian)塑令”的弊端日(ri)漸凸顯。
舊版“限塑令”中所限制的(de)(de)“塑料購(gou)物袋(dai)”,是指“由商品(pin)(pin)零(ling)售場(chang)所提供的(de)(de),用(yong)于(yu)裝盛消費者所購(gou)商品(pin)(pin),具有提攜功能(neng)的(de)(de)塑料袋(dai)”,并不包括商品(pin)(pin)零(ling)售場(chang)所基于(yu)衛生及食(shi)品(pin)(pin)安全目(mu)的(de)(de),用(yong)于(yu)裝盛散裝生鮮食(shi)品(pin)(pin)、熟食(shi)、面食(shi)等商品(pin)(pin)的(de)(de)塑料預包裝袋(dai)。
“限塑在一定程度上(shang)演變成了(le)賣塑,這(zhe)的確減(jian)少(shao)了(le)一定的使(shi)(shi)用量,但(dan)因為(wei)價格(ge)較為(wei)便宜(yi),消費(fei)者不會大量放棄使(shi)(shi)用塑料(liao)(liao)袋(dai)。而且(qie)在農(nong)貿(mao)市(shi)場,那(nei)些(xie)薄的塑料(liao)(liao)袋(dai)一直在使(shi)(shi)用。”一位(wei)業(ye)內專家表示。
這也意味著(zhu),更(geng)嚴格更(geng)具體(ti)更(geng)具實(shi)操性的“限(xian)塑令(ling)”,將(jiang)很快出臺。上述(shu)專家說,即將(jiang)出臺的新“限(xian)塑令(ling)”規(gui)定,生(sheng)物可降解材料(liao)將(jiang)替代一(yi)部(bu)分的塑料(liao),如(ru)各類(lei)包裝袋、快遞餐盒、農(nong)用地膜等。
生物可降(jiang)解材料,被認為是解決塑料污染(ran)的(de)一大利器。
“塑料(liao)(liao)行業很早就(jiu)意識(shi)到,塑料(liao)(liao)制(zhi)品(pin)(pin)被丟棄后在環境中不降(jiang)解(jie)所帶來的嚴重負面影響(xiang),生物可降(jiang)解(jie)材(cai)(cai)料(liao)(liao)便(bian)應(ying)運而生——這不僅是國家新材(cai)(cai)料(liao)(liao)戰略(lve)發(fa)展的重點,也是目(mu)前綠色概念最豐滿的材(cai)(cai)料(liao)(liao)之一。生物可降(jiang)解(jie)材(cai)(cai)料(liao)(liao)是一次性塑料(liao)(liao)制(zhi)品(pin)(pin)最佳的替代品(pin)(pin)。”馬占峰表示。
目前,生(sheng)(sheng)物降解(jie)材料最主要的需求來自歐(ou)洲(zhou),主要是(shi)因為歐(ou)洲(zhou)國(guo)家對(dui)(dui)生(sheng)(sheng)物降解(jie)材料具備強大的政策支持。而我國(guo)生(sheng)(sheng)物可降解(jie)材料市場還(huan)沒有打(da)開,需求量相對(dui)(dui)較少。
安徽雪(xue)郎生(sheng)物基產業技(ji)術(shu)有限公司(下(xia)稱(cheng)“雪(xue)郎生物(wu)”)擁有2萬噸(dun)聚(ju)乳酸(suan)產能,但每年只生產1000噸(dun)。聚(ju)乳酸(suan)即PLA,具有良好的生物(wu)可降(jiang)解性,可被自然界中(zhong)的微生物(wu)完全降(jiang)解,是公認的環境友好材料。
雪郎生物的工作(zuo)人(ren)員介紹,由于(yu)聚(ju)乳(ru)酸生產成本較高(約4萬元(yuan)(yuan)/噸(dun),塑(su)(su)料則不到2萬元(yuan)(yuan)/噸(dun)),國(guo)內(nei)市場(chang)較(jiao)小,所以他們(men)的產品(pin)主要(yao)用于出口。“我們(men)99.9%的產量(liang)用于出口,國(guo)內(nei)沒(mei)有全(quan)面禁(jin)(jin)塑(su)(su),只(zhi)有吉林和海南等少數(shu)省份禁(jin)(jin)塑(su)(su),用量(liang)較(jiao)少,每年(nian)只(zhi)有幾十萬噸(dun)。”
同樣(yang)困難的還有豐原集團。今年11月初(chu),該集(ji)團5000噸(dun)/年乳(ru)酸(suan)、3000噸(dun)/年聚乳(ru)酸(suan)產業(ye)化(hua)示范線試(shi)車(che)剛投產成功。豐(feng)原集(ji)團董事長李榮杰就說過,他(ta)賣掉了兩個(ge)上市公司,才(cai)養活了現(xian)在的(de)豐(feng)原。
不過,在(zai)近期國家政策紅利及應用(yong)范圍(wei)不斷拓展(zhan)等(deng)利好下,生物可(ke)降解材(cai)料市場(chang)或(huo)將持續走強。“即將出臺的(de)限塑令將給整(zheng)個行業(ye)助(zhu)力(li)。”業(ye)內專家表示(shi)。根據咨詢(xun)公司弗若斯特沙利文發布(bu)的(de)研(yan)究報告,2020年,預(yu)計全(quan)球生物降解材料需(xu)求總(zong)量將達(da)到322萬噸左右,年均需(xu)求增長速度(du)超過16%。
目前,全球宣布投資建(jian)設生(sheng)物可降解材料的企業很(hen)多(duo),但是真正能夠大(da)批量供(gong)貨的企業卻很(hen)少。這也意味著,在(zai)政策的助(zhu)力(li)下,中國相關企業將迎(ying)來發(fa)展黃金期。